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净观圣母记 唐 · 温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一
大中壬申岁夏五月乙未
高平曰。
汝在泽以能闻。
今辍于袁。
宜用前心以为理。
再拜奉诏南之。
秋七月哉生魄
入浪于盟津。
鼓双翼飞波抵钟陵
及仲月。
既维舟于观步。
观以净为名。
东晋许真人栖息之旧地。
荤膻污触。
必有变怪。
按仙籍云。
神仙中有孝道明王授道要于圣母。
母传法于吴猛许逊
字敬之
孝廉上第补旌阳
则圣母为旌阳之师矣。
既升堂谒真人。
礼成而退。
傍有香水。
设位而无像质。
北墉有挂缋画为少女者。
曰真人之圣母也。
谓圣母之严颜华发。
不宜为幼妇必矣。
询于耆旧。
求圣母之遗像。
一无可取者。
后数月。
春光满湖。
繁花压枝。
会郡之文士望湖亭
俄假寐于嘉莲阁。
恍若有睹。
疑非在梦。
见老母涉菱波步浮
至于阁前云。
神母之仪祗尔。
不必他求。
遽起。
命画工施古脱其所见增减。
信宿方定。
相如涉菱之母矣。
乃于郡斋轩置座以塑画像。
踰月而功就。
端严仪表。
威容凛然。
岂灵仙凭托而致是乎。
爰命道门都监智周与威仪易景诜道士施契虚等。
以香花时果迎圣母归净观。
时八年三月十五日记。
夏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事类赋》卷四
夏,大也,养万物令长大者也。
若乃节号朱明,时为长嬴。
祝融作辅,炎帝持衡。
含桃先荐,反舌无声。
或见三星之在户,或以五彩而辟兵。
苦菜秀而靡草死,丘蚓出而王瓜生。
若夫四月维夏,五月徂暑,或闻蟋蟀之居壁,或见莎鸡之振羽。
猎西土而陈议,滥泗渊而断罟。
天毒则草木皆乾,朱提则飞禽不度。
嘉宾诣谢安而交扇,王公见真长而吴语。
或以节嗜欲而止声色,或以教车甲而观才武。
顾此溽暑,诚为任方。
吴猛不驱于蚊蚋,子平每避于清凉。
越王念吴而握火,陆机在洛而思乡。
嵇康之锻灶,玩武子之萤囊。
念师文之飞雪,忆邹衍之降霜。
若夫宗伯之禬凶荒,周穆之游濩泽
已见班马,复闻鸣鵙。
火既钻于枣杏,兵亦先于剑戟。
尔其长风扇暑,茂树连阴。
轻箑荐而纤絺御,甘瓜浮而朱李沉。
葛洪之见仙翁,每乘醉而入水;
延陵之逢高士,岂披裘而取金。
当此南讹,时惟龙见。
天子饮酎,后妃献茧。
蜀相尝见于渡泸,礼将不闻于操扇。
复闻浚井改水,当风鼓翣。
孙登容与于草裳,羊茂逍遥于版榻。
及夫腐草为萤,朱索连荤。
柞氏之刊阳木,羊欣之衣练裙。
亦闻肃氏居巢贾生赋鵩。
当清和之首夏,见恢台之化育。
凌人颁冰,山虞斩木。
或以服玄冰之丸,或以听秋霜之曲。
至于平叔流汗,仲都暴日。
验秀葽之应候,识蕤宾之中律。
兽既希革,物皆华实。
知离气之初来,见阳虫之乍出。
既而衣暑服,戴赤旂。
冷则饮明义之井,寒则涉樊山之溪。
清露滴昆崙之气,夏扈趣耕稼之期。
若乃南郊迎气,方丘祀地。
知盛德之在火,见斗柄之指巳。
于是惠贤良,施爵位,挺重囚,行庆赐。
既升龟而伐蛟,亦补肾而助肺。
宫御女之繁奏,北窗羲皇之傲睨。
若能角黍应时令之制,䌽丝通问遗之情。
萦朱索以饰户,带灵符而辟兵。
鸲鹆之舌初剪,蟾蜍之角俄生。
菹龟义著,铸镜功精。
蹋百草以遐骛,棹飞凫而迅征。
为沐,缚艾成形。
投汨罗而楝叶斯在,祠苍梧而童舞方呈。
世伟曹娥之节,俗传介子之名。
田文以高户获举,胡广以流瓮复生。
镇恶之与纪迈,王凤之于信明。
并兹辰之诞育,咸垂世而扬名。
若夫火行畏金,伏于庚日。
曼倩之割赐肉,张氏之祠黄石
羊酪既云其供费,巴蜀亦闻其自择。
嵇含困热以思风,程晓闭门而避客。
玄谟之井方开,穆之始益。
河朔有避暑之饮,邺下有颁冰之锡。
遵汤饼于时俗,荐麦瓜于宗祏。
斯皆夏令之所施,故纪之以备遗逸也。
楼居狂吟(并引) 其五 宋末元初 · 吴龙翰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汗漫相期欲控鲸,龟楼粗可寄閒身。
天教吴猛亲常健,乞与商山九斛尘。
江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事类赋》卷六
水德灵长,伊岷山兮发源滥觞。
仰井络之沦耀,荫牛女以垂芒。
总括汉、泗,吸引沮、漳。
分二源于崌崃,流九派于浔阳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激迅湍于巫峡,鼓洪波于彭蠡
陶侃之局已投波,吴猛之扇曾画水。
魏文南伐而兴叹,祖逖北征而为誓。
温峤燃犀,琴高控鲤。
张禹治讼而波清,王闳拔剑而风止。
尔其驰百谷,导双流,泻惊湍于白帝,萦曲岸于黄牛。
阳侯鼓波而傲睨,冰夷倚浪而夷犹。
周穆之叱鼋,想项王之舣舟。
至若游三山而澄练,经西陵而萦带。
荆门以遐骛,出信阳而长迈。
灌五湖而浩渺,集三江而澎湃。
亦闻灵均任石而慷慨,鱼父鼓棹而延缘。
笑失策于囊沙,挫锐气于投鞭。
楚姬著节于渐台,姜妇明孝于涌泉
观夫靡迤黄岑,奔腾赤岸,经云梦而汪洋,灌具区而澶漫。
怪泉客之泣珠,识鲛人之构馆。
至其弱柳、白乌之号,嘉靡、瓜步之名。
交甫之丧佩,思楚昭之得萍。
激怒气于子胥,溯悬流于鳖令。
仰奇相之得道,悯神使之轻生。
要离图庆而名立,汉武射蛟而景清,投书已善光禄,毁璧仍闻于灭明。
总百川以遐览,余见之于《水经》。
扇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事类赋》卷一四
伊彼纨扇,居然可珍。
象明月以常满,发惠风而愈新。
或以纪羊孚之雪,或以书柳恽之云。
王莽之屏面,思梁冀之拥身。
则有介子辞禄,何植居贫。
张敷缠哀于丧母,黄香显名于侍亲。
涂修反影,丁缓漆轮。
彦回障日,诸葛挥军。
或画以秦女,或遗之买臣
谢安袁宏之辩,王导元规之尘。
若夫太子同心之奇,班氏合欢之制,曹植之宝九华,湘东之题八字,羊欣不书而偃蹇,子显一挥而傲睨。
制自武王,禁于晋帝,大见扶南,长闻汉世。
至若逸少六角,飞燕七华,傅咸之矜狗脊,少千之持象牙。
伯仁而障面,目温峤以披纱。
尔其执以摇风,用之逐暑,号彼莫难,饰其云母。
武王救暍以迟留,顾荣挥阵而容与。
至于尧厨翣脯,中宿蒲葵,五明靡丽,单精奇。
绿沉之于紫绀,木兰之与桃枝
将军当夏而不操,京兆走马而犹持。
吴猛渡江而画水,范晔系狱而题诗。
或羽翮有损少之叹,或箧笥有弃捐之悲。
又闻佳晋宫之卞女,表商宗之雊雉,何戢之玩蝉雀,文奂之图山水。
三伏而迎九秋,功无与比。
龙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事类赋》卷二八
龙者神灵之精,能幽能明。
或玄黄其血,或蚕蠋其形。
剑化延津,漦藏夏庭。
张华尝辨于饷鲊,孝和亦闻于赐羹。
吕光龟兹,负吴猛于宫亭。
见号雨师,亦名水物。
沉木既产于哀牢,浮水亦闻于素弗
尔乃九色驾王母之车,五采负帝舜之图。
河津而曝鳃,降荆山而垂胡。
董父之见扰,哂朱泙之学屠。
盘桓温之斋,南阳之庐。
则有见于绛郊,祷于滏口,为夏禹而负舟,助隋师而骧首。
至若承光御于南海苻生谣于洛东,戒乘危于颔下,美借誉于人中。
或解角而昭瑞,或曳尾而告凶。
资五花而为食,萃四蛇而见从。
韩子畏祸于逆鳞,墨翟避屠于黑色。
华歆而为首,惊叶公而丧魄。
潜则勿用,见则时乘。
鳞既成字,膏亦为灯。
呼先跨之而轻举,安公骑之而上升。
及夫登玄云,生积水,黑见渭川,黄闻成纪
八即荀家,六为卞氏。
刘累以事于孔甲仲尼莫窥于老子。
有候清风而升天,眄层云而跃渊。
颜称高祖,醉骇陈宣
复闻在宫沼而为畜,与金玉而昭瑞。
毒鱼而或能致雨,讨贼而当须伺睡。
至其出武库而刘毅不贺,见临平而无量靡观,张骏厌之而铸铜,太皞用之而纪官。
复闻生大泽,兴景云,或摴而起陆,或蛰以存身。
亦有子明见放,冯孙是养。
既为东方之宿,亦号鳞虫之长。
雷泽陶侃之梭,葛陂投长房之杖。
变鱼见困于清泠,为怪尝偕于罔像。
雕闻邹奭,章美嵇康
或渍之而复活,或吹之而则长。
骋神变于三池,备文彩于五方。
非网罟之可害,岂蝼蚁之能伤。
觌而不求,既闻于子产
针而见负,更记于师皇
蛇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事类赋》卷二八
蝮蛇蓁蓁,乘云雾兮游神。
或断而复续,或蛰以存身。
泉有方渠之异,珠有涂云之珍。
华佗治之而病愈,玄俗下之而病已。
留箧既扰于民家,逐鼠爰兴于甲士。
盘帐而蒙逊旋师,绕柱而炀宫肇祀。
又若斗郑门而厉公入,出泉宫而声姜亡。
董奉毙之于晋兴吴猛杀之于豫章
虽报德于隋侯,或见劾于寿光
茍戒之而修政,岂遇之而不祥。
或乘彼龙星,或出夫象骼。
秦文梦之于鄜衍,汉祖斩之于丰泽。
则有五丁拔梓潼之山,黄帝采圆丘之药,叔敖转祸于两头,薛浚考祥于有角。
亦闻见虎牢而有变,出柴桑而能飞。
或谓钱龙,或号肥遗。
刘秀见之而不惧,乐广告之而解疑。
复有毛若彘豪,音如磬声。
画足闻言于陈轸,绕轮兆祸于申生
产深山于叔虎,得遗发于昭灵。
傅縡死而受酬,杜预醉而变形。
观夫徙涸泽而有神,喻常山而论势。
李密之衣带,见冯绲之绶笥。
斯断手之毒螫,吁其可畏。
庐山杂兴 其一 北宋 · 释道潜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溪石斑斑舞碎光,岩花冉冉馥幽香。
当时吴猛逢山处,金阙横开在上方。
上方寺置田畴记 南宋 · 释元肇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四、《吴都文粹》续集卷三三、《震泽编》卷八
具区为东南之胜,湖以顷者三万六千,山以名者七十有二,天光上下,烟云有无,风帆出没,渺乎蓬峤之可到者也。
夫差留连于销夏,毛公栖迟于林屋,盖洞庭佳绝处也。
草木葱茜,居民淳古,业以渔钓艺植。
五峰尤为崒秀,文冈蔓麓,佛仙多依而庐。
孤园寺在其下,梁将军吴猛所施,盛时众至无所容。
僧有厌愦闹者,陟上方,构别业数椽,高明澄远,宜禅诵,唐会昌六年也。
厥后岁增月建,成院。
乾、淳间,有无證修善师出自闽,遍参访,方迁基,考室矻矻,垂三十年,所当有者必具。
嘉泰开禧无證再主万寿,衲子归心,信风倾向。
昙秀上人复佩师道力于弹指间,耸大楼阁于门庋,奉血书《华严经》,乃师旧所业也,上方之名始著。
师曰:「美哉,吾菟裘也!
微恒产,曷能久安」?
倾囊尚得千缗,属其徒可任者曰元素,纠坛立局,置亩仅二百,入租斛倍之。
香积院饶,云行水至,平等无碍,永香火于深云,传钟鼓于下界,巍然窣堵。
无證固已顶雪垂垂,素亦老矣,念厥艰难,庸诏来者,请记。
余曰:道非人不弘,人非仓不支。
行乞吾法也,当时已有过午馁,况农末兼并,嫉吾病民者夥矣。
于戏!
井赋既开,病民非一端也。
今上方营二顷田,存千指之众,安居而暇食,五观之馀,罔或逸豫,盍思所以淑民者而去其所以病民者,则素之心可塞也。
若田乡都比界,备载于券子,书其序如此。
西山之游,栩栩飞动,寻香山之留咏,访角里之遗迹,穿幽透深,穷高极远,他日尚能赋之。
游虎邱次东坡先生 元 · 张雨
 押梗韵
日出东海头,虎气踞兹岭。
渴心望气往,解后辘轳井。
宁若军中拜,奔泉酬老耿。
莽邱专鬼物,阴壑杂蛇黾。
鱼肠卧池底,百鍊岂重矿。
以问神物化,后日属吴猛
怪蟒既血刃,大道孰争骋。
我行须人扶,鸠杖惭祝哽。
小吴不满眼,坐纳三万顷。
化国方日长,霸业久灰冷。
淞水翰归吴,过溪迁永。
吾非斯人俦,短句惜流景。
茶烟寄禅榻,弄我鬓丝影。
散人初无号,奚必烦上请。
述怀送观空海归临川七十韵 元 · 大䜣
五言排律
幼慕空门贵,高踪世可遗。
功名轻阀阅,尘土岂磷𥓲。
澄观难居俗,汤沐不废诗。
三生犹有习,四海岂无师。
身去江湖远,山空雷雨垂。
诸方惊老宿,同舍走群儿。
素昧平生愿,居然会面期。
解牛须肯綮,相马必权奇。
壮业期轩轾,新功日倍蓰。
气豪空虎穴,战胜失鱼丽。
五载灵溪寺,千章白雪词。
清游忘旦暮,物论不瑕疵。
奎画前朝秘,清霜古佛规。
岩空狐有塔,山古寺无基。
燎供宵读,芹香助午炊。
冻泥蛙似蟹,春雨
远客愁猿狖,村童抱鹿麛。
云藏吴猛,雷护柳公碑。
物色纷难数,雄材应接疲。
愿终盘谷隐,耻事北山移
未觉欢娱尽,深蒙造物私。
寒岩徒刻画,元气忽淋漓。
共喜师门盛,何嗟友道暌。
青山吴甸没,白水楚天涯。
落日三年望,浮云两地思。
驿书劳白雁,贞信卜玄龟。
果尔期鸡黍,同心感铁镃。
群公来杂遝,馀子去委蛇。
风日矜神骏,云霄刷羽仪。
古今存道统,师友得纲维。
今代谁潜子,宗门一器之。
联芳端不忝,清要合如斯。
自许奔流象,何知测海蠡。
芟夷开朴𣙙,洗涤脱疮痍。
吊古多閒暇,登临甚忸怩。
山河秦百二,宫阙汉罘罳。
黄壤侵铜狄,春风动兔葵。
林苏俱异物,标昼不同时。
志大交难合,歌长声愈悲。
近人山拥座,照席月临池。
正拟追金玉,方将脱絷羁。
不才还涉世,中道遂分岐。
相失嗟狼狈,无谋哂鷾鸸。
交情淡于水,真味美如饴。
衣绽寒分絮,囊空远贷赀。
鸰原兄弟急,犴狱简书疑。
仁者应无敌,将军自数奇。
波涛孤梗汎,风雨一巢危。
亡命怜张俭,逃生愧范雎
百年俱缱绻,千里许驱驰。
誓欲同生死,那能顾渴饥。
推恩岂望报,菲德竟何为。
吾道悬孤注,丛林尖一夔
老师甘屏弃,弟子颂期颐。
逝水归东壑,流光及崦嵫。
空馀匠石斲,谁善宰夫胹。
行独招群忌,名高得谤随。
长鸣悲病鹤,老气卧孤罴。
入室犹横榻,承颜或奉匜。
楼孤金驿远,河直玉绳攲。
未厌从师乐,其如念母慈。
江云连䆉稏,山雪湿茅茨。
短世惊炊黍,成功付覆棋。
何曾犀首贵,空作虎头痴。
白日真成去,青春有别离。
风烟辞北固,江汉抱南箕。
浪稳馋蛟睡,天长白鸟迟。
乡关迷远近,云树暗参差。
幸喜收蛮獠,于今静鼓鼙。
诗成须数寄,清响播埙篪。
旌阳许真君 南宋 · 白玉蟾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五五、《修真十书·玉隆集》卷三三、《琼琯白先生集》卷八、琼琯白真人集
真君姓许氏,名逊字敬之
曾祖琰,祖玉,父肃,世为许昌人,高节不仕,颍阳由之后也。
父汉末避地于豫章南昌,因家焉。
吴赤乌二年己未,母夫人梦金凤衔珠,坠于掌中,玩而吞之,及觉腹动,因是有娠,而生真君焉。
勾曲山远游君迈、护军长史穆皆真君再从昆弟也。
真君生而颖悟,姿容秀伟,少小通疏,与物无忤。
尝从猎,射一麀鹿,中之,子堕,鹿母犹顾舐之,未竟而毙。
因感悟,即折弃弓矢,尅意为学,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之书。
尤嗜神仙修鍊之术,颇臻其妙。
西安吴猛得至人丁义神方,乃往师之,悉传其秘。
遂与郭璞访名山,求善地,为栖真之所,得西山之阳逍遥山金氏宅,遂徙居之(今逍遥福地玉隆万寿宫是也。金氏见为神,后有传。)
日以修鍊为事,今有丹井药臼存焉。
不求闻达,乡党化其孝友,交游服其德义。
尝有售铁灯檠者,因夜燃灯,见有漆剥处,视之金也,翌日访主还之。
人有馈遗,茍非其,一介不取。
郡举孝廉不就,朝廷屡加礼命,不得已,乃于太康元年起为蜀郡旌阳县,时年四十二。
视事之初,诫吏胥去贪鄙,除烦细,脱囚絷,悉开喻以道,吏民悦服,咸愿自新。
发摘如神,吏不敢欺。
其听讼必先教以忠孝慈仁、忍慎勤俭、近贤远奸、去贪戢暴,具载文诫,言甚详悉。
复患百里之远难于户晓,乃择秀民之有德望与耆老之可语者委之劝率,故争竞之风日销,久而至于无讼。
先是,岁饥,民无以输租,郡邑绳以法,率多流移。
真君乃以灵丹点瓦砾为金,令人潜瘗于县圃。
一日,籍民之未输者咸造于庭,诘责之,使服力役于后圃。
民钁地获金,得以输纳,遂悉安堵。
邻境流民慕其德惠,来依附者甚众,遂至户口增衍。
属岁大疫,死者十七八。
真君以所授神方拯治之,符咒所及,登时而愈,至于沉痾之疾,无不痊者。
传闻他郡,病民相继而至者日且千计。
于是标于郭外十里之江,置符水于其中,俾就竹下饮之,皆瘥。
其老耄羸疾不能自至者,汲归饮之,亦获痊安。
蜀民为之谣曰:「人无盗窃,吏无奸欺。
我君活人,病无能为」。
其后江左之民亦来汲水于旌阳,真君乃咒水一器,置符其中,令持归,置之江滨,亦植竹以标其所,俾病者饮之,江左之民亦良愈,今号蜀江亦名锦水,今属瑞州高安县。)
真君任旌阳既久,知晋室将乱,乃弃官东归旌阳县汉州。真君飞升之后,诏改为德阳,表真君之德及民也。寻移县治于西偏,而以故地为观,今号旌阳观。)
蜀民感其德化,无计借留,所在立生祠,家传画像,敬事如神明焉。
启行之日,嬴粮而送者蔽野,有至千里始还者,有随至其宅,愿服役而不返者。
乃于宅东之隙地结茅以居,状如营垒,多改氏族以从真君之姓,故号许家营焉
其遗爱及民有如此者。
真君尝至新吴,憩于柏林,忽有女童五人各持宝剑来献,真君异而受之(其地今为植林观。)
既而偕至真君之第,惟日击剑自娱,人莫能测。
真君识其剑仙也,常礼遇之,卒获神剑之用(真君飞升之后,遂隐于首植柏之下,因号柏树仙童。)
既而与吴君游于嵩阳,闻镇江府丹阳县黄堂靖有女师谌姆,多道术,遂同往致敬,叩以道妙。
姆曰:「君等皆夙禀灵骨,仙名在天。
然昔孝悌王自上清下降,化度人世,示陈孝道。
初降兖州曲阜公家,谓公曰:『后晋代当有神仙许逊传吾此道,是为众真之长』。
留下金丹、宝经、铜符、铁券,令公授吾,使掌之以俟子,积有年矣。
吾复受孝道明王之法,亦以孝为本。
子今来矣,吾当授子」。
乃择日登坛,依科明授,阐明孝道,誓戒丁宁,出铜符、铁券、金丹、宝经,并正一斩邪之法、三五飞步之术、诸阶秘诀,悉以传付许君(今净明法、五雷法之类,皆时所授也。)
顾谓吴君曰:「君昔以神方为许君之师,今孝道明王之道独许君得传,君当返师之也。
况《玉皇元谱》君位玄都御史许君位高明大使总领仙籍,品秩相辽。
又所主十二辰配十二国之分,许君玄枵之野,于辰为子,统摄十二分野;
君领星纪之邦,于辰为丑耳。
自今宜以许君为长也」。
二君礼谢讫,辞行。
真君方心期每岁必来谒姆,姆觉之,曰:「子勿来,吾即还帝乡矣」。
因取香一根,南望掷之,曰:「子归,认落处立吾祠,岁秋一至足矣」。
二君还,首访飞之迹,寻于所居之南四十余里得之,已丛生矣。
遂建祠宇,亦以黄堂名之(今号崇真观。)
每岁仲秋之三日,必往朝谒焉。
初,真君往访飞,路傍见陂水清澈,为之少憩,曰憩真靖(今清波林憩真观是也。)
又见乡民盛烹宰以祀神,且相诧曰:「祭不腆,神怒降祸矣」。
真君曰:「怪祟敢尔耶」!
夜宿于逆旅,召风雷伐之,拔其林木。
明日告其里人曰:「妖社已驱,毋用祭也(今其地有废社,人不祭也。)」。
又见负担远汲者满道,乃以杖刺社前涸泽,出泉以济之,虽旱不竭(今大泽村紫阳靖石井也。)
明日登山巅,指山腰之泉罅曰:「是有异物藏焉,后将为孽」。
遂立坛靖以镇之(今每岁朝谌姆,必憩于此,号龙城观。)
乃渡小蜀江(今名黄湖口。),抵江干之肆。
主人宋氏虽贫,而迎接甚敬,真君戏画一于其壁而去。
其家即日市利加倍。
后江涨溃堤,市舍俱漂,唯壁不坏(今名松湖市,宋氏见庙食于其地。)
真君尝鍊神丹于艾城之黄龙山,山湫有蛟魅护卫渊薮,辄作洪水,欲漂丹室。
真君遣神兵擒之,钉于石壁(今有钉蛟石犹在。)
丹成,祭于幕阜葛仙公石室,遂至脩川,爱其湍急而味坚,乃取神剑磨于涧傍之石(今在脩川梅山,后人于其处立观以表圣迹,今号旌阳观。)
寻渡水登秀峰,今号旌阳山
为坛于峰顶以醮谢圣帝,乃服仙丹。
吴君居近焉(溪南有仙村曰吴仙观,即吴真君故居也。),遂造吴老之宅。
西安县(今分宁也。),县社伯出谒,真君诘其地分有妖物为民害者,其神匿之。
真君行过一小庙,庙神(其神姓毛,兄弟五人。今号叶祐庙者,在县东四百步。)迎告曰:「此有蛟孽害民,知仙君来,故往鄂渚藏避矣。
后将复还,愿为斯民除之」。
真君如其言,蹑迹追之,至鄂渚,路傍逢三老人(今三王庙是也。),询其蛟孽所在,皆指曰:「见伏于前桥下(今号伏龙桥。)」。
真君至桥侧,仗剑叱之,蛟惊,奔入大江,匿于渊(今号下龙穴。)
乃敕吏兵驱之,蛟从上流奔出,遂诛之(今号上龙江。)
真君怒西安社伯之不职,锢其祠门,止民享祀(今分宁县城隍庙正门常闭,开侧门。邑有火灾,祝师止从偏户出入,居民祭祀者亦少。),令祀小庙(今封叶佑侯,庙食甚盛,亦多灵感。)
已而还郡城,真君曰:「此地水陆冲要,人物繁夥,岂无分合得仙之人」?
试以丹数粒杂他药货之,令其信缘而取。
既而赎者虽多,竟无一人遇者。
真君吁叹,以世间仙才之难得也。
真君闻新吴有蛟为孽,因持剑捕逐之(故所经由处曰龙泉观,今改曰仙游。)
蛟惧,窜入溪穴(至今号曰藏溪。)
真君乃以巨石书符,及作镇蛟文以禁之(镇蛟文石碣尚存,今为僧院,曰延真。傍建观亦曰延真。在奉新县四十里。)
海昏之上辽有巨蛇据山为穴,吐气成云,亘四十里,人畜在其气中者即被吸吞,无得免者,江湖舟船亦遭覆溺,大为民害。
真君闻之,乃登北岭之巅验之(今赤乌观之东曰会仙峰即其处也。),果见毒气涨空。
真君悯斯民之罹其害,乃集弟子,将往诛之。
初入其界,远近居民三百余人知真君道法,竞来告愬,求哀恳切。
真君曰:「世运周流,当斯厄会,生民遭际,合受其灾。
吾之此来,正为是事,当为汝曹除之,吾誓不与此蛇俱生也」。
有顷,群弟子至,亦同劝请。
真君曰:「须时至乃可」。
于是卓剑于地,默祷于天。
良久,飞泉涌出。
俄有赤乌飞过,真君曰:「可矣(其地为候时观,后改赤乌观。今中行有诗云:「昔有长蛇性毒威,旌阳曾此候诛夷。洞中仙子方姑会,天上灵官为报时。符使忽飞陵谷口,剑星交下鬼神悲。一千年后几兴废,可借阴功无尽期。」张天觉亦有《卓剑泉诗》云:「卓剑遽成岩下井,待时遥动日中乌。海昏妖孽今除尽,余泽犹存七靖图。」)」。
遂前至蛇所,仗剑布气,蛇惧入穴。
乃飞符召海昏社伯驱之,不能出;
复召南昌社公助之(其符落于县东,因建观号符落,今名太和。)
蛇出穴,举首高十余丈,目若火炬,吐毒冲天,乡民咸鼓噪相助。
是时真君啸命风雷,指呼神兵以摄服之,使不得动。
吴君乃飞步踏其首,以剑劈其颡,蛇始低伏。
弟子施岑、甘战等引剑挥之,蛇腹裂,有小蛇自腹中出,长数丈。
甘君欲斩之,真君曰:「彼未为害,不可妄诛」。
小蛇惧而奔行六七里,闻鼓噪声,犹返听而顾其母(今地名有蛇子港,十里许。)
群弟子请诛而戮之,真君曰:「此蛇五百年后若为民害,吾当复出诛。
以吾坛前松为验,其枝覆坛拂地,乃其时也」。
又预谶云:「吾仙去后一千二百四十年间,豫章之境,五陵之内,当出地仙八百人。
其师出于豫章,大扬吾教。
郡江心忽生沙洲,掩过井口者,是其时也(事见《沙记》。豫章谶:方乘云龙江章江西岸石头之上,与郡城相对。潘清逸有《望龙沙诗》云:「五陵无限人密视。」《沙记》:「龙沙虽未合,气象已灵异。昔时蛟龙游,半作麻地。地形带江转,州浮有连势。」)
此时小蛇若为害,彼八百人自当诛之。
苟无害于物,亦不可诛也」。
蛇子遂得入江建昌县蛇子港是。异处有庙,在新建县吴城江,甚灵,本朝封灵顺昭应安济惠泽王,俗呼曰小龙。)
大蛇既死,其骨聚而成洲(今号蛇骨洲。)
真君于海昏经行之处,皆留坛井,凡六处,通候时之地为七,其势布若斗星之状,盖以镇弭后患(七靖者谓进化靖、丹符靖、华表靖、紫阳靖、霍阳靖、列真靖,今皆为宫观,或为寺院、官舍。)
复至邑之西北,见山泉清冽,乃投符其中,与民疗疾,其效亦比蜀江(今号灵水台。)
巨蟒既诛,妖血污剑,于是磨洗之,且削石以试其锋(今建昌县有磨剑地、试剑石。),告其徒曰:「大蛇虽灭,蛟精未诛。
彼物通灵,必知吾有除害意,恐其伺隙溃郡城,吾归郡乎。
战、岑二子者从我焉」。
时永嘉六年也。
真君道术高妙,着闻远迩,求为弟子者数百人,却之不可得,乃化炭为美妇人,夜散群弟子处以试之。
明旦阅之,其不为所染污者唯十人耳,即异时上升诸高弟也。
自是凡周游江湖,诛蛟斩蛇,无不从焉,余多自愧而去(今建昌县西津名炭妇市,立观曰始明。)
真君乃与甘、施二君归郡,周览城邑。
适有一少年,美风度,衣冠甚伟,通谒自称姓慎,礼貌勤恪,应对捷给,遽告去。
真君谓弟子曰:「适者非人,是蛟之精,故来见试也。
体貌虽是,而腥风袭人,吾故愚之,庶尽得其丑类耳」。
迹其所之,乃在江浒,化为黄牛,卧郡城沙碛之上(今名黄牛洲。)
真君乃剪纸化黑牛往斗之,令施岑潜持剑往候其斗酣即挥之。
施君一挥中其股,牛奔入城南之井中(井中横泉,今在上蓝寺东南角,墙掩井口,故亦号蛟井。)
真君遣符吏寻其踪,乃知直至长沙,于贾谊井中出,化为人,即入贾玉史君之家。
先是,蛟精尝慕玉之女美,化为一少年谒之,玉大爱其才,许妻以女。
因厚赂玉之亲信,皆称誉焉,遂成婚。
居数岁,二子。
尝以春夏之交,孑然而出,周游江湖,若营贾者。
至秋则乘巨舸,重载而归,所资皆宝货,盖乘春夏大水,覆舟所获也。
是秋徒还,绐玉云:「财货为盗所劫,且伤左股」。
玉举家叹惋,求医疗之。
真君乃为医士谒玉,玉喜,召其婿出求医。
蛟精觉之,惧不敢出。
玉自起召之,真君随至其堂,厉声叱曰:「江湖蛟精,害物非一。
吾寻踪至此,岂容逃遁,速出速出」!
蛟精计穷,乃见本形,蜿蜒堂下,为吏兵所诛。
真君以法水噀其二子,亦皆为小蛟,并诛之。
贾女亦几变形,其父母为哀求,真君给以神符,故得不变。
真君谓玉曰:「蛟精所居,其下即水。
今君舍下深不踰尺,皆洪波也,可速徙居,毋自蹈祸」。
玉举家骇惶,迁居高原,其地不日陷为渊潭,深不可测(今长沙昭潭是也。)
真君复还豫章,而蛟之余党甚盛,虑真君诛之,心不自安,乃化为人,散游城市,访真君弟子,诡言曰:「仆家长安,积世崇善,远闻贤师许君有神剑,愿闻其功」。
弟子语之曰:「吾师神剑指天天裂,指地地坼,指星辰则失度,指江河则逆流。
万邪莫可当,神圣之宝也」。
又曰:「抑有不能伤者乎」?
弟子戏之曰:「惟不能伤冬瓜、葫芦耳」。
蛟以为诚然,继而尽化其属为葫芦、冬瓜,连枝带蔓,浮泛满江,拟流出境。
真君晨兴,觉妖氛甚盛,乃顾江中,见蛟精所化,即以剑授施岑,使履水斩之。
党属如连,悉无噍类,江流为之变色。
真君曰:「此地蛟螭所穴,不有以镇之,后且复出为患,人不能制也」。
乃役鬼神于牙城南井,铸铁为柱,出井外数尺,下施八索,钩锁地脉(今延真宫是也。),祝之曰:「铁柱若亚,其妖再兴,吾当复出。
铁柱若正,其妖永除」。
由是水妖屏迹,城邑无虞。
复虑后世奸雄妄作,故因铁柱以为谶记,有「地胜人心善,应不出奸雄。
纵有兴谋者,终须不到头」之言。
真君之虑后世也深,有如此者。
次年,真君以蛟蜃之属有散入鄱阳浔阳界者,虑其复还,乃周行江湖以殄灭之。
至岧峣山岭,有蛟湖三所,其孔穴透大江,通饶、信。
真君诛其蛟魅,立玉阳府靖以镇之。
其西北石壁下湾立开化靖以镇之。
更立大城府靖(靖傍有大潭,深不可测,且多蛟螭,真君尽灭之。惟一蛟子迸走,故立此靖以断绝之。),又铸铁符镇鄱阳湖口,杜其所入之路(今在湖口县钟石之江中。)
铁盖覆庐陵元潭,制其所藏之薮,仍以铁符镇之(今号飞符岭,有观号崇真。),留一剑在焉(其剑长咫尺,有似玉石,又似铜铁,人不可识。)
明年永嘉七年也。),复游长沙,遂至昭阳。
明年,至郴、衡诸郡。
所至皆为民馘毒除害。
乃还豫章
前后凡立府靖七十余所,皆所以镇郡邑、辟凶灾也。
明帝太宁二年大将军王敦字处仲。)举兵内向,次于于湖。
真君与吴君同往上谒,冀说止之。
郭璞先在幕府,乃因与俱见。
处仲延之饮,而问曰:「予梦以一木破天,君等以为如何」?
真君曰:「非佳兆也」。
吴君曰:「木上破天,未字也。
公其未可妄动」。
处仲色变,令筮之。
曰:「无成」。
处仲不悦,曰:「予寿几何」?
曰:「公若举事,祸将不久。
若还武昌,则寿未可量也」。
处仲怒曰:「君寿几何」?
曰:「寿尽今日日中」。
处仲大怒,令武士斩之(《洞仙传》云:「已预报家人备送终之具在行刑之所,命即窆于江侧两松间。后三日,南州市人见货其服饰,遍与相识共语。处仲闻之不信,开棺无尸,乃兵解也。今为水南仙伯。」)
真君乃举杯掷起,化为白鸽飞绕梁栋。
处仲一举目,已失二君所在处仲竟败。处仲兵败,遂惋愤而死,卒有跽尸之刑。)
二君还至金陵,欲赁舟至豫章,而船主告以乏操舟者。
真君曰:「尔等但瞑目安坐,切毋觇视,吾自为尔驾之」。
乃召二龙挟舟而行。
池阳,以印印西岸之崖壁以辟水怪今印文犹在。)
舟渐凌空,俄过庐山顶,至紫霄峰金阙洞。
二君欲游洞中,故其舟稍低,抹林梢戛戛有声。
舟人不能忍,乃窃窥之,龙即舍舟于层岫之上,拆桅于深涧之下(后皆为铁石,今号铁船峰,并桅在涧中,为断石也。)
真君谓舟人曰:「汝不听吾言,将何所归乎」?
舟人拜求济度,真君教以服饵灵草,遂得辟谷不死,尽隐于此山(后桓伊江州,遣人访庐山异迹,至紫霄峰,见湖中有舟,及群鹤、赤鳞鱼,骑白马二少年长啸,声数百步外,疑是舟人辈。)
二君乃各乘一龙,分水陆还会于北岭之天宝洞
遂归旧隐,日与弟子讲究真诠,数十年间,不复以时事关意,惟精修至道。
作《醉思仙》之歌,及著《八宝垂训》曰:「忠、孝、廉、谨、宽、裕、容、忍。
忠则不欺,孝则不悖,廉而罔贪,谨而勿失,修身如此,可以成德。
宽则得众,裕然有馀,容而翕受,忍则安舒,接人以礼,怨咎涤除。
凡我法子,动静勤笃。
念兹在兹,当守其独。
有爽厥心,三官考戮」。
乡党化之,皆迁善远罪,孝弟兴行。
平时出处,随机应物,不异常人,但所居之处,鸣鹤飞翔,景云旋绕而已。
东晋乱离,江左频扰,真君所居环百馀里盗贼不入,闾里晏安,年谷屡登,人无灾害,其福被生灵,人莫知其所以然也。
至孝武帝宁康二年甲戌,真君年一百三十六岁。
八月朔旦,有云仗自天而下,二仙乘辇,导从甚都,降于真君之庭。
真君降阶迎拜,二仙曰:「奉玉皇命,赐子诏」。
真君俯伏以听。
乃宣诏曰:「上诏学仙童子许逊:卿在多劫之前,积修至道,勤苦备悉,经纬愈深,万法千门,罔不师历,救灾拔难,除害荡妖,功济生灵,名高玉籍。
众真推仰,宜有甄升。
可授九州都仙太史兼高明大使赐紫䌽羽袍、琼旌宝节,玉膏、金丹各一合。
诏至奉行」。
真君再拜登阶受诏。
一仙曰:「余乃玉真上公崔子文」。
一仙曰:「余乃元真太卿瑕丘仲」。
言毕,揖真君坐,告以冲举之日,遂乘云车而去。
真君乃召门弟子与乡曲耆老,谕以行期。
自此朝夕会于真君之第,日设宴饮,共叙惜别,且教以行善立功,以致神仙之旨。
著《灵剑子》等书,又与十一弟子各为五言二韵《劝诫诗》十首以遗世。
及以大功如意丹方传众弟子之不与上升者,此方即丁义神方中一也。
其诀必先择日斋戒,设位醮十八种药之神,然后书符,逐味诵咒而修合之,其治众疾,如意而愈。
是月望日,大营斋会,遍召里人,长少毕集。
至日中,遥闻音乐之声,祥云弥望。
须臾渐至会所,羽盖龙车,从官兵卫,仙童䌽女,前后导从,红霞紫气,舒布环绕。
前二诏使又至,真君降阶拜迎,二仙复宣诏曰:「上诏学仙童子许逊:脱子前世贪、杀、匿、不祀先祖之罪,录子今生咒水行符治病、罚恶馘毒之功,已仰潜山司命官传金丹于下界,闭迹封形,回子身及家口厨宅百好归三天。
子急净秽,背土凌空。
左大力天丁与流金火铃照辟中黄,无或散慢告行。
仍封远祖由玉虚仆射,曾祖琰太微兵卫大夫,先祖玉太极把业录籍典者,父肃中岳仙官。
赐所居宅曰仙曹左府」。
玉真上公曰:「卿门弟子虽众,唯六人合从行,馀各自有超举之日,不得偕往也」。
乃揖真君升龙车,命陈勋、时持册前导,周广、曾亨骖御,黄仁览与其父族侍从盱烈与母部从仙眷,四十二口同时升举,鸡犬亦随逐飞腾。
里人攀恋,投地悲号不忍别。
真君曰:「仙凡路殊,悲欢自切。
执奉孝慈,恭顺天地,何患无报耶」?
留下修行钟一口并一石函,谓之曰:「世变时迁,即为陈迹矣。
聊以此为异时之记」。
有仆许大者与其妻市米于西岭,闻真君将飞升,即奔驰而归,仓忙车覆,遗米于地,米皆复生(今地名为覆车岗生米镇。)
比至,哀泣求从行。
真君以其分未应仙,乃授以地仙之术,夫妇皆隐于西山(其详见于《仙姓录》。)
仙仗既举,有顷,坠下药臼、车毂各一,又坠一鸡笼于宅之东南十里馀(旧名鸡栖靖,今名崇元观,),并鼠数枚堕地,虽拖肠而不死,意其尝得窃食仙药也。
后人或有见之者,必为瑞应焉。
仙驾凌空向远,望之不可见,唯祥云䌽霞瀰漫山谷,百里之内异香纷馥,经月不散。
初,真君回自旌阳,奉蜀锦为传道质信于谌姆,姆制以为殿帷。
至是忽飞来,周游旋绕于故宅之上,竟入,复飞入云霄(后置观,故以「游帷」为名。)
初,真君与郭璞寻真选胜,至宜春栖梧山,王长史之子朔迎真君居西亭
久之,谓朔曰:「吾视子可传吾术」。
乃密授仙方。
复云:「此居山川秀丽,兼有灵泉出于道南,前对洞天,俯临袁水,宜为道院」。
朔从之,真君乃书一靖字于壁而去。
飞升之日,云軿过其上,遣二青衣下告朔以被玉皇诏命,因来别子。
朔洎阖家瞻拜祈度,真君俯告曰:「子辈仙骨未充,但可延年」。
乃飞仙一根授朔曰:「此味异,植于兹地,久服长生,甘能养肉,辛能养节,苦能养气,咸能养骨,滑能养肤,酸能养筋,宜和苦酒,服之必效」。
言讫而别。
自后王族如言服饵,各寿百龄焉(今临江军玉虚观即其地,仙茅存焉。)
真君所从游者三百馀人,其功行无出者通吴君十有一人。
逍遥山群仙传 其一 吴君 南宋 · 白玉蟾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五六
吴君名猛字世云濮阳人
西安,因家焉(今分宁县是也。)
性至孝,龆龀时,夏月手不驱蚊,惧其去己而噆亲也。
年四十,得至人丁义神方,继师南海太守鲍靓,复得秘法。
吴黄龙中,天降白云符授之,遂以道术大行于吴、晋之间。
晋武帝时,真君从世云传法,世云尽以秘要授之。
永嘉末杜韬寇蜀,攻陷州县。
真君既诛大蛇,世云曰:「蛇是蜀精,蛇死则杜韬灭矣」。
卒如其言。
尝见暴风大作,书符掷屋上,有青鸟衔去,风即随止。
或问其故,答曰:「南湖有舟遇此风,中有二道士呼天求救,故以此止之」。
验之果然。
西安干庆死已三日,世云曰:「令长数未尽,当为讼之于天」。
遂卧于尸傍,数日与庆俱起。
庆弟著作郎宝感其异,遂作《搜神记》行于世。
尝渡豫章江,值风涛,乏舟,世云以所执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骇异。
宁康二年,真君上升,世云复还西安
是年十月十五日,上帝命真人周广捧诏召世云,遂乘白鹿车,与弟子四人白昼冲升,宅号紫云府(今分宁县吴仙村西平靖吴仙观是也。)
政和二年五月准诰封为真,词曰:「洪都福地,紫府列真。
既灵异之有闻,岂褒崇之可后?
以尔早学至道,尝悟秘言。
道化施行,世称慈父
功行甫就,飞升帝乡
大江之西,尚存故宅,凡祷辄应,吾民是依。
锡之新封,用彰厥懿。
朕命惟允,其鉴于兹。
可特封神列真」。
西山十二真君传序 宋 · 余卞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七、同治《义宁州志》卷三三
晋许真君敬之师弟十有二人,斩蛟治水,拔宅飞升,颂祝于豫章人士,数百载不替。
惟《晋书·艺术传》述吴真君,不述许真君,世之君子,或滋疑焉。
光禄名良肱提举洪州玉隆观,卞侍温凊,暇日,翻检观中道藏经书,唐真人胡惠超西山十二真君内传》一卷,楷法极妙,蠹简不全,光禄公命卞足成之。
庸竭愚悃,访诸故老,采诸群册,阅岁馀而是传告成。
胡真人本,增多三卷。
《记》曰:「能禦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若十二真君,岂非可祀而尤可传者哉!
光禄公闻而欣然曰:「使人读之,飘飘然凌云,如欲仙去,吾不负提举矣,吾不负提举矣」。
十二真君者,南昌许逊字敬之西安吴猛字世云蜀川陈勋字孝举庐陵周广字惠常泗水曾享字兴国钜鹿字道阳丰城甘战字伯武,黄仁览字紫庭,浦郡施岑字太玉兰陵彭抗字武阳南昌旴烈字道微钟离嘉字公阳。
满江红 其七 南宋 · 吴潜
 押词韵第三部
苍云堂后有桂树,为冬青遮蔽,低垂将陨矣。戊午八月,呼梓人为伐而去之,赋□
斫却凡柯,放岩桂、出些头地。
从此去,引风披露,畅条昌蕊。
待得清香千万斛,且饶老子为知己。
趁今宵、新月驾空来,浮觞里。

刘安笑,淹留耳。
吴猛,何时是。
想故山深处,翠垂金缀。
须信人生归去好,他乡未必江山美。
问钗头、十二意如何,非吾事。
枢密吴公墓志铭政和五年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政和三年正月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武昌公抗疏言:「臣老被病,自度不能复任陛下政事,愿赐骸骨归故里」。
降御笔诏弗许,戒毋得重陈,且命有司,章上勿复纳。
时朝廷尊荣,边鄙不耸,上方倚眷旧德,而公求去甚力,入对恳切。
上不得已,拜武康军节度使,知洪州,凡礼秩悉视见执政,许其子接领祠宫自随,除直秘阁以宠之,数遣近侍访所欲。
及陛辞日,慰劳周渥,令月上一疏奏事,赆有饫赐,宴有腆乐。
出都门,复遣近侍抚问。
大丞相太师鲁公二府,即寓馆访别,且谓大臣进退之美,近世鲜俪,中朝缙绅,杂然誉叹之。
公涖镇踰年,条教既孚,兵民豫附。
移知庐州,会继四上章祈罢节钺,三上章祈谢事。
御笔诏有曰:「耆龄微恙,理或有之。
卿素怀忠义,神明监相,药石旋效,何感而上书归印」?
七月辛巳,以公薨闻,上为一日不视朝。
开府仪同三司,录所当任者特以文资官之,敕本路计臣护办丧事,听其家常上其子若孙一人任本部官,亲篆墓隧之碑首曰「旧德褒贤之碑」。
复命史臣某志其墓。
臣某承诏退伏,考公以宏才伟望受知三朝,自承辖历东西侍郎,遂长枢筦,履正秉义,劢相国家,出处始终,不见玷毁,克保富贵寿考,屹然为当代重臣,而勋名恩礼之盛,在法宜纪,以劝后世,其敢以固陋辞!
谨按武昌公讳某,字某姓吴氏豫章人,神烈真人汉吴猛之后也。
上世尝徙籍临川,自公复家豫章
曾大父某赠太师昌国公,配曰韩国夫人傅氏、益国夫人杜氏。
大父某赠太师庆国公,配曰越国夫人晏氏、魏国夫人葛氏,晏即丞相元宪公女也。
父某,池州录事参军,赠太师、秦国公,配曰燕国夫人饶氏。
公幼孤,克己自立,博涉载籍,尤精先、后《汉书》。
太学,众儒推重之。
嘉祐八年进士,调潭州攸县主簿
见谓习事,守燕度器之,表置幕府
推行常平新书,有精识,课最卓异。
会开梅山,均给蛮人焉。
方是时,天子修举先朝故事略尽,大兴礼乐学校,以文太平。
公调御将顺与有功,禁田招集新附有劳,叠二赏,改大理寺丞
论者犹以不侔功,遂迁殿中丞,知安州景陵开封咸平二县。
熙宁八年东南饥,选公计置六路,振济米斛。
时州县定簿法、均役钱,守长率未烛法意,科指舛逆。
大司农上公咸平政绩,乞就除本路勾当公事官措置,从之。
奉使还,擢司农寺主簿
俄迁丞。
召对,神宗奇其材,除河北西路常平
顷之入觐,奏事殿中。
神宗面谕,以究心职事、不孤寄属,赐朱衣、银鱼。
京东转运判官,就升副使
朝廷更制盐荚之初,公在东土累年,处画精审,豪商右姓不得扰开阖之柄,而利归公上,坐收缗钱数百万赡一路,且输其赢以实中都,策功增秩一等,赐三品服。
神宗使河北路取以为法,诏遣周辅、李南公与公会议境上,数降玺书褒奖,最后御批以谓:「内外财计之臣,政绩著验,未有加吴某者,其议所以褒显之」。
遂除天章阁待制京东都转运使
诏以本路盐息钱百七十万市绢给河东马直,不两月又以办闻。
诏复奖谕,知密州
范锷建言板桥榷易之利,神宗独委公筹之。
公又建请利国监岁铸大铁钱二百万以佐关陕兵食。
神宗阅奏,大嘉曰:「居京东而恤他路,干国器也」。
悉可其请。
元祐中,公摈不用且十年,荣悴一不婴意。
绍圣初,哲宗躬断以前所坐非罪,亟召用之。
起知鄂州,未赴。
苏州,复集贤殿修撰,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俄复天章阁待制
涟水支家渠岁久倾塞,漕引留碍,累议疏浚,迄无坚决。
公起徒役治之,上功,进一官。
汴口流胔,旧有收瘗之令,然暮夜多顺流入淮。
公命设网索于圯下,自是岁瘗倍前,人以为有阴赐也。
召拜户部侍郎,哲宗命以元祐责告悉纳尚书省燔弃之。
户部尚书,除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
以严绳下,豪猾慑服。
请置四厢捕卒营房摄录盗贼,使都人夜户不闭,长老言前治京师者莫及。
上即位,以为永泰陵桥道顿递使,旋改真定府永兴军安抚使,未赴,改复土桥道事,出知和州
以医药济病者,所全活甚众。
龙图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寻兼制置解盐。
崇宁元年召还,再尹开封
奏对剀切,上竦听,再除户部尚书
旧以三司开封省府号难治,公皆再践其职,拨繁整棼,魁然有异等之效。
上以为可大用,拜尚书右丞
以收复抚定湟、鄯、廓州,数迁秩,拜中书侍郎,迁门下侍郎
大观初以年臻七十,累求致仕,除资政殿学士、东太一宫使。
故事,罢执金带,换御仙花,恩特许服毬纹,遂著为令,自公始也。
坐法左迁端明殿学士,知亳州,言者谓不当。
会藩东南,改提举鸿庆宫。
居期年,复资政殿学士,知徐州,言者复伸前论,罢之。
大观三年,上以元丰侍臣不当久置閒左,起知洪州,移太原
将及国门,遣使者郊劳,赉锡加等。
及对,遂以佑神观使京师,再除门下侍郎
岁中,遂除知枢密院事
尝从容奏请遹追先烈,在坚其志,且以见尧舜羹墙等事,广引详说,及献备边选将要议,上皆嘉纳之。
每定大政,辄遣中人就第咨访,事多施用。
上以诸路漕臣失职,赏赐御批曰:「漕臣不营职业,惟以干叩朝廷为事。
曩者卿任京东,未尝告乏,盖材与不材所致也」。
预议元圭,进一官。
公典枢机,以周慎自著,忠言鲠议,多造膝启沃,退未尝语人。
然论者见其君臣相得,礼意笃备,而一时疆埸无虞,兵革偃戢,河西、朔北争效职贡,则知帷幄运筹之功为多。
公仕五十馀年,积官光禄大夫,勋上柱国,爵武昌郡开国公,虚邑五千户,实食邑一千二百户。
夙被简注,前后所得上真迹甚富,建阁袭藏于豫章里第,御篆「褒贤之阁」宠之,饬尚方勒金字榜驰赐,公刻石叙荣。
每遇天宁节及上本命壬戌日,必斋戒,召方士启醮阁下,祝千万岁寿,费出廪禄。
及为先令,又戒子孙毋辄废。
公机鉴通悟,而质厚谨,自少讫老,无一日置书不读,晨兴奉朝请亦视书待旦。
手钞历代史记百馀帙。
文词典雅,尤工诗,慕杜甫氏。
上览之,常激赏,或俯同其韵,且命以平日所为录进。
公进数百篇,优制称述焉。
有文集一百二十卷。
少贫,依中表杨南仲学,其妻李贤之。
及后贵,李犹无恙,以母事之,移世赏官其二子。
公笃于节谊,多此类也。
属纩,神明不乱,享年七十有七。
娶刘氏,封豫章郡夫人,某官冯京女甥也。
子四人:接,今为朝请郎、直秘阁提点洪州玉隆观,学行孝谨,名能守家法;
择,故通直郎
括、授,皆承奉郎
女:长适朝奉大夫李禔;
次适宣义郎无为军录事刘蒙之
次适朝奉郎、知池州吕漴
幼封孺人,未嫁。
孙男五:兴祖,承务郎江南西路转运司管勾帐;
寿祖,将仕郎、监兖州东岳庙
庆祖登仕郎、监衡州南岳庙
荣祖,承务郎
孙女一人,封孺人,未嫁。
曾孙男成杰。
政和五年某月某日,葬进贤县仙山
铭曰:
惟吴之先,肇自太伯
神烈真人,名垂仙籍。
福祚后昆,源源其泽。
是生开府,资适逢时。
奋取侍从神宗所知。
崇宁之初,天子颛柄。
遹图康功,拔举众正。
公来自西,陛对崇政。
开陈大谋,动寤万乘。
乃尹三辅,乃跻六卿
帝顾在位,敷求辅臣。
曰惟汝,国之元老。
谁其绥予,自我圣考。
俾贰政机,进长枢幄
密勿十年,文谋武略。
端委廊庙,精神折冲。
三陲不警,卧鼓櫜弓。
公拜稽首,抗章乞身。
帝曰昼绣,归荣里门。
南昌之封,武康之节。
暨暨戎容,建旄授钺。
公以讣闻,燕朝辍视。
一品正司,衮衣以襚。
公功在史,亦纪旂常。
勒铭幽宫,公则不亡(《丹阳集》卷一二。)
周辅:据《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所记,此人当为「蹇周辅」。
中斋居用吴元朗扇上韵送黄自先守澄江兼寄孔东塘三君皆旧同寮采 清 · 陈廷敬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午亭文编卷十七
芳洲杜若笑当时,赖有苏卿是副知
不习簿书来吏舍,回怜风雅在曹司
扇因吴猛留仙诀,人为荀公作小师
倘过鲁城聊寄语,弦歌休唱卷中诗。
澉行 其一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茗斋诗
春草满回塘,春流泛野航。
山围吴猛院,潮没鲍郎场。
鸡黍故人尽,莺花游子伤。
归舟争落日,徙倚有高堂。
次韵胡同年女 宋末元初 · 许月卿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吴猛幽闺毓彩鸾,飞琼相约下人寰。
老翁年复儿时貌,乞我灵丹驻玉颜。
吴梅槎属咏槎酒器癸巳 清 · 蒋士铨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一
花胎蚀土河车乾,酒龙蛰地胸鬲宽。
糟丘忽放霹雳手,蜕魄惊起成觥船。
瘦藤枯瘿相蟠叠,长鲸吸川资利涉。
谁留硕果佐羹汤,却领虚名作舟楫。
鳞鳞碧浪含古香,药玉能回冻骨僵。
匏樽亦可斗皮相,桃核何取矜帆樯。
延陵居士开筵处,一朵寒云掌中驻。
枝横嵰雪想酡颜,根傍醴泉知饮趣。
悬壶作宅号壶公,以醉名亭称醉翁。
长镵木柄可托命,槎毋乃同。
戋戋炎炎酒人赋,比拟纷纭多谬误。
不须羽扇划江河,吴猛从今可杯渡。